【上海教育新闻网】应用型大学聚力探索“双创”人才培养 发布共同行动宣言

发布者:卿海龙 发布时间:2017-09-25

2017-09-22 10:28:02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吕小亮 冯兆红 程媛媛
  • DSC_1787.JPG

  • 微信图片_20170921162749.jpg

12
“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云顶集团yd222举行

本网讯 (通讯员  吕小亮 冯兆红 记者 程媛媛9月21日至22日,以“双创促升级 壮大新动能”为主题的“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云顶集团yd222临港校区举行。本次论坛上发布了《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共同行动宣言》,旨在激发了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双创教育发展的探索,为进一步推动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云顶集团yd222联合主办。临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桑标、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学校工作部部长徐速、云顶集团yd222党委书记孙培雷、校长胡晟等领导以及全国三十余所应用型高校专家学者、大学生创业代表、风险投资人和媒体代表等120人出席本次论坛共商双创教育未来。大会由校长胡晟主持。

论坛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政策制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主题安排了学术论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风险投资人主题演讲、临港科技园区参观等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各自研究领域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双创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分享。

临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华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致开幕词。他重点就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双创工作,提升政校合作水平,推动双创人才培养和实践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三点建议:一是加强政校互动,提升双创水平。在双创工作中,政府和高校要各自领好职责,分别发挥优势。高校要把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努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既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双创课程体系,积极开辟创新创业场地,为学生的双工作做好导引,提供平台;更要加强对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和魄力担当。二是推动双创落地,助力产业升级。创新创业是一个系统化的漫长过程,既不能简单停留在高校的创新创业理论课堂上,也不能仅仅止步于政府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上,而是要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有平台可搭载、有空间可发挥,有方向可前进。三是敞开热情臂膀,欢迎更多人才。临港新城肩负着发展高端产业和建设高品质新城的双重使命,坚决围绕和助推国家战略,瞄准国际水平,积极打造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临港新城建设与管理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强化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和研发机构不断集聚的内生动力。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已经在此落户的各类人才、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十分期待着通过本次论坛,集聚一大批高光亮点的创新创业金点子,助推临港新城的进一步发展。

云顶集团yd222党委书记孙培雷致欢迎词,他代表云顶集团yd222来校进行交流研讨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学校在培养学生理实结合的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在激发大学生投身创业创新实践热情等方面的举措。他希望本次大会可以听到多位学者、高校代表、企业代表在思想、理论、实践方面的心得;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沟通各自单位在改革发展、人才培养中的心得和诉求,深入探讨应用型大学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模式,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处长桑标在讲话中从理念先行,正确引导、拓展渠道,协同育人、强化实践,落实成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帮扶“落细、落小、落地” 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他指出,近年来,市教委进一步加强了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力度,积极倡导市属高校转型发展,精准定位并服务社会。云顶集团yd222作为上海应用型大学行列中的生力军,也是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试验田里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三步法”、在技术科研的池子里抓好“三平台”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三模式”、在创业教育的前、中、后端做好顶层设计等方面取得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各类应用型大学借鉴。他希望应用型大学要紧紧抓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一契机,自觉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跟政府、社会共同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生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而共同奋斗。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学校工作部部长徐速在报告中谈到,大学生是推动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是团工作的着力点。上海市团市委在青年创新创业教育中,以“意识培养、能力提升、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为培养主线;坚持以完善竞赛体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打造评优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培训体系,扩大创新创业的影响力。团市委将继续主动作为,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征途中,镌刻下青年学生的足迹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