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能源中国 装备中国 奉献中国 艺术中国,上海高校“中国系列”课程群扩员四成

发布者:卿海龙 发布时间:2017-06-13

教育在线2017-06-12 18:48:40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徐瑞哲
截至目前,沪上“中国系列”成熟课程已形成35门左右的课程群,课程量比本学期之初增加了40%左右。

信息、资金、能源是世界互联互通的三大流。或许,互联网的“根”在西方,而能源互联网的“根”就可能生于中国。

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首讲的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中国》课上。

今天(1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来沪,走进上海电力学院课堂,开启上电《能源中国》课程的第一课。这一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成员现已覆盖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尽管在座学子都是电院科班,面对业界名家的新知普及,还是又惊又喜、倍增自信。同在本周,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等学校领导也将集体走上新开的“艺术中国”思政课一线。


自先期开出复旦“治国理政”、交大“读懂中国”、上大“大国方略”“创新中国”进行探索开始,申城高校近来又开出一波“中国系列”思政公共选修课,从“能源中国”“装备中国”“奉献中国”到“大国三农”等,结合各校学科定位和办学特色,引外智、传新知、启新思,将专业课程融入思想价值。上海市教委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沪上“中国系列”成熟课程已形成35门左右的课程群,课程量比本学期之初增加了40%。



有请本行外脑,特别“贴”



在《能源中国》课上,中国电力打开了全球视野。“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能源全球共享”,这项中国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的倡议,正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范围加速推进。


事实上,专业层面上,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已掌握了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电力传输的特高压技术,并在世界各地展开大规模工程实践,为全球能源互联提供技术支撑。学电力的学生们发现,其输电距离可达4000至5000公里及以上,相当于从我国新疆到欧洲,也相当于从非洲到欧洲,由此实现跨国跨洲的能源互联。


确实如此,程志强告诉大学生,中国至缅甸、至孟加拉电网互联,中国到巴基斯坦输电通道,以及埃塞俄比亚到肯尼亚、苏丹等跨国联网工程,正在加速推进——“通过几个大项目,我们能构成五大洲电网连接关系,全球能源互联互通在2050年可基本实现。”


作为厉以宁教授门下博士、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程志强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主要负责国际合作,他说“一带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都是由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世界各国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当前,在“一带一路”格局下讨论国际能源电力互联与发展,对共促亚欧大陆电网互联互通建设意义重大,也影响深远。


“大国重器,精密制造,需要大工匠。”作为云顶集团yd222《中国装备》首讲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上海电气(集团)原董事长徐建国谈到更具体的装备工匠之精神,“热爱企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学习文化、钻研技术的进取精神,尊重科学、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就是装备制造业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他说,希望这代青年力戒浮躁,静流深水,“十年磨一剑”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这些专业院校的“大国课”“中国课”,有请本行外脑,专业对口契合,讲课就特别“贴”。机电1512班学生刘林涛评价道:“不是照本宣科,没有生硬说教,而是通过亲历者所见所闻传播正能量,这是我们95后喜欢的思想教育形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套《中国装备》课程包括能源装备、港口装备、船舶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板块,课程组成员有校外专家、校友和校内领导及教师,其中专家团队就来自与电机学院深有校企合作基础的上海电气、振华重工等单位。



“一把手”开大课,有个性

上海建桥学院雷锋讲堂里的《奉献中国》课。


除了业内行家开课,沪上“中国系列”课程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学校党委书记要站讲台,即使民办高校也是如此。在上海建桥学院内的雷锋讲堂,党委书记江彦桥开出《奉献中国》课程第一讲。为什么是“奉献中国”?原来这所院校从2005年起就面向在校生设立雷锋奖章,编写“平凡善者,从我做起——我身边的雷锋”校本德育教材,近年校址搬迁仍将雷锋铜像置于校园广场中央,并在校史馆旁建设雷锋馆。学校董事长周星增说,中国社会除了需要钱学森这样的顶尖人才,也需要一大批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雷锋式”劳动者。


在课上,江彦桥讲了好几位校友故事:雷锋奖金奖获得者龚启帆,为帮助家庭贫困的3岁患者,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捐献一次全血和6次双份血小板;“西部计划”志愿者吴媛媛,在与西藏当地基层党员接触中锻炼成长,服务期满后还自愿扎根西藏,把青春挥洒在雪域高原;大学生士兵张世军入选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经艰苦训练担当领航梯队中预警机值机员,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江书记答应学生们,“‘奉献中国’系列课程会请一组杰出校友回校开讲,相信到时必定吸引更多粉丝。”


高职高专也有独具个性的“中国系列”。读懂三农,才能读懂中国。作为上海唯一以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就连续开设《大国三农》课程。在第一教学楼402教室,校党委书记吴乃山面对120多名师生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起初以为就是听一场讲座,直到吴老师从中央领导人曾经的农村工作经历,讲到三农问题的现状和大势,就有了兴趣;”听了课,同学们想法有了大不同,“小米手机价格高低,居然与生产手机的工人有没有肉吃相关联,很想把这门课一堂接一堂听下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大国三农》由党委书记和院长领衔的6位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各系部的党政负责人共同承担,以团队形式为全体学生授课,设计出11个专题。从上海颁布“史上最严”食品安全地方法规,到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专题课“舌尖上的安全”就给农科学子带来强烈反响。休闲161班屠星辰感叹:“听了老师讲课,最大感触就是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农业工作,一定要讲良心,要有做人原则和底线。”农经162班林陈程则认真地说:“为了生命健康安全,以后不吃‘黑暗料理’了,尽量在学校食堂吃饭,可以吃得放心安心。”



图片来源:穆迪、李涌等摄   图片编辑:朱瓅   题图说明:云顶集团yd222《中国装备》课由上海电气(集团)原董事长徐建国首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