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助力“中国制造2025”,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发布者:卿海龙 发布时间:2017-03-10

文汇报 2017年03月10日 第10版

助力“中国制造2025”,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从磨合走向融合的过程


    ■胡晟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革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特征。德国作为传统科技工业强国,在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中提出了“工业4.0”战略,掀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特征群体性技术革命。

   在此背景下,2014年10月中德双方发表 《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据此,国务院于2015年5月公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旨在历时三个十年,以“三步走”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

  在工业4.0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标准将会发生改变,需要更多从事智能化运行、维护和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型高校,也应该积极与企业互动,了解企业需求、整合校企资源,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建立利益共赢机制,为校企互动增加动力


  校企愿景共构,是高校和企业有效互动的前提。也就是说,高校和企业双方成员,要共同勾画出未来发展的远大理想和宏伟蓝图,并被校企双方成员所共同接受和认同。应该看到,校企双方的共同愿景并非自然生成,而是一个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这是因为,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企业侧重“现在”,追求生产效率提高和利润增加;学校面向“未来”,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校企价值冲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共同愿景的难以实现,因为冲突必然会推动校企双方的自我调整,并在博弈过程中达成以战略协同为特征的共同愿景。

  我们还应该看到,企业和应用型高校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但二者在人才价值的延展性方面却存在着共性与结合:因为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恰恰是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坚力量。这种人才价值的延展性使得校企文化共融成为可能。

  校企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源。校企双方代表着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的利益体,并在互动合作中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

  应用型高校的利益诉求表现为: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案,可以更加合理的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使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活动。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技术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企业的利益诉求则表现为:企业需要的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自高校,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应用型高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在岗员工的技术水平,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借助应用型高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企业可以更好的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只有明确两者的利益需求,建立利益共赢机制,才能为校企的有效互动增加动力。


  校企对接共赢,共建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与智能制造、装备制造行业相关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笔者所在的高校目前已实施“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即由学校与企业组成共同体,建立起“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云顶集团yd222与上海最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上海电气 (集团) 总公司签订的 《战略联盟框架协议》,电气集团总裁和学校的校长分任战略联盟委员主任。而在双方共建的二级学院里,企业人员也占50%以上。

  为了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对标国际同类一流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这是自2004年升本后第四次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为了促使各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这两个专业人才的最新要求,各专业首先需通过问卷对上海大、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用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邀请了一些从业经验丰富企业技术骨干按照岗位群的需要,通过头脑风暴方式来对各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所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详细阐释,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学生毕业时所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然后,各专业再确定目标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成果为导向制定课程标准,有效地将每门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衔接起来。每个专业通常包括3-4个能力模块课程群,每个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群都围绕着该模块的目标能力来设置,每门课程支撑模块目标能力的达成。

  目前,学校要求二级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和优化,努力实现三个“三分之一”计划,即三分之一全新课程、三分之一重组课程、三分之一改造课程。与此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学校还适度降低必修课程的学分、丰富选修课程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为把握前沿动态,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学校将实践经验丰富、了解行业前沿动向的企业专家请进课堂,与企业实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2011年到2015年期间,该专业先后邀请了上海振华重工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的13名贸易骨干直接参与《国际贸易》、《国际机电产品贸易》 等课程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召开研讨会,确定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共同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目前,学校已经把9名来自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请进”研究生课堂进行教学,与校内授课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工作,共涉及5门课程、总计授课33课时。


  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和实践的场地”,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以车间、实验中心、研发中心等为实践基地,全方位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比如,学校与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合作建设的“云顶集团yd222工程硕士风电与创新实践基地”为上海市级第一个海外研究生实践基地。学校与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云顶集团yd222工程硕士风力发电技术实践基地”,被评为“上海市第一批示范级研究生实践基地”、“上海市示范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优秀基地”,成为同类院校中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实践基地,并获得10万元教育部奖励性建设经费。

  应用型高校需要一支理论水平高、兼具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团队,但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为此,学校从2007年开始,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学校制定相关制度,除保证挂职教师原有收入外,还特别建立专项经费用于挂职津贴,并将挂职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有机结合,多方推动特色师资的培养工作。挂职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挂职结束后,青年教师把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反哺”教学,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发展。

  除了内部培养,学校也非常注重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校外人才,并注重与行业联动,通过特聘、全职聘用、柔性流动等方式遴选和聘请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充任专兼职教师。

  目前,全校兼具行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教师已占到专业教师数量的50%以上,基本形成了一支“双结构型”教师队伍,有效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为云顶集团yd222校长)